free命令
下面是free的运行结果,一共有4行。为了方便说明,我加上了列号。这样可以把free的输出看成一个二维数组FO(Free Output)。例如:
1 2 3 4 5 6
1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
2 Mem: 24677460 23276064 1401396 0 870540 12084008
3 -/+ buffers/cache: 10321516 14355944
4 Swap: 25151484 224188 24927296
通过二维数组的定义,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:
FO[2][1] = 24677460
FO[3][2] = 10321516
free的输出一共有四行,第四行为交换区的信息(就是虚拟内存,所占用的空间是物理磁盘),分别是交换的总量(total),使用量(used)和有多少空闲的交换区(free),这个比较清楚,不说太多。
free输出地第二行和第三行是比较让人迷惑的。这两行都是说明内存使用情况的。第一列是总量(total),第二列是使用量(used),第三列是可用量(free)。
第一行的输出是从操作系统(OS)来看的。也就是说,从OS的角度来看,计算机上一共有:
24677460KB(缺省时free的单位为KB)物理内存,即FO[2][1];
在这些物理内存中有23276064KB(即FO[2][2])被使用了;
还用1401396KB(即FO[2][3])是可用的;
这里得到第一个等式:
FO[2][1] = FO[2][2] + FO[2][3]
FO[2][4]表示被几个进程共享的内存的,现在已经deprecated,其值总是0(当然在一些系统上也可能不是0,主要取决于free命令是怎么实现的)。
FO[2][5]表示被OS buffer住的内存。FO[2][6]表示被OS cache的内存。在有些时候buffer和cache这两个词经常混用。不过在一些比较低层的软件里是要区分这两个词的,看老外的洋文:
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"written" to disk.
A cache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"read"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.
也就是说buffer是用于存放要输出到disk(块设备)的数据的,而cache是存放从disk上读出的数据(就是os会将经常使用的数据先从磁盘上读取到内存上)。这二者是为了提高IO性能的,并由OS管理。
Linux和其他成熟的操作系统(例如windows),为了提高IO read的性能,总是要多cache一些数据,这也就是为什么FO[2][6](cached memory)比较大,而FO[2][3]比较小的原因。
free输出的第二行是从一个应用程序的角度看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。
对于FO[3][2],即-buffers/cache,表示一个应用程序认为系统被用掉多少内存;
对于FO[3][3],即+buffers/cache,表示一个应用程序认为系统还有多少内存可以使用;
因为被系统cache和buffer占用的内存可以被快速回收,所以通常FO[3][3]比FO[2][3]会大很多。
这里还用两个等式:
FO[3][2] = FO[2][2] - FO[2][5] - FO[2][6]
FO[3][3] = FO[2][3] + FO[2][5] + FO[2][6](很重要)
free命令的所有输出值都是从/proc/meminfo
中读出的。
备注:使用free时,默认的单位是KB,我们可以使用如下选项来改变数值的单位:
1 | -b #数值单位是B |
linux平台释放buffer/cache内存资源
(1)释放buffer占用资源
执行sync
命令,释放buffer占用的内存。sync命令将所有未写的系统缓冲区写到磁盘中,包含已修改的 i-node、已延迟的块I/O和读写映射文件。
(2)释放cache占用资源
1 | echo 1 > /proc/sys/vm/drop_caches #释放pagecache占用空间 |
关于cache的一点补充
在实际的机器运维中,我们可能会看到某台服务器的cache占用很高,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大问题。但是如果我们想弄清楚到底是哪个程序把cache弄的那么高,这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。不过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的工具来达到这个目的。
学习资料参考于:
http://www.cnblogs.com/coldplayerest/archive/2010/02/20/1669949.html
http://colobu.com/2017/03/07/what-is-in-linux-cached/
http://www.linuxfly.org/post/320/